—— 由《請回答 1988》到人類學家項飆
「附近」的背景#
那日在看到一期視頻 ——這 “破” 北京有什麼可逛的?_哔哩哔哩_bilibili,片尾出現的這段文字讓我不自覺的按下了視頻暫停鍵。
遂去尋找「消失的附近」這一概念的出處。找到了人類學家 —— 項飆在許知遠《十三邀》節目的一期視頻 ——現代人追求即刻滿足 越來越情緒化和極端化。在工業化之前,人們對時間是通過行動來感知的,如一袋煙的功夫、一柱香的功夫,不是那麼精確,倒也不耽搁什麼。隨著工業化的腳步,時間這一概念愈發重要。時間就是效率、就是金錢。時間精確到了時分秒甚至毫秒,但是時間與行動共同的感知丟掉了。時間成為了一個抽象的概念,五分鐘?能幹嘛?似乎不再能夠和距離、空間掛鉤。 *[^1] 市場的擴大和技術的發展,進一步加速了這種進程,使得人們對幾分鐘的等待都變得不耐煩。這種時間感的變化,不僅影響了個人,也影響了社會的組織方式,一切都向及時性發展 —— 快。項飆將這稱為 ——時間的暴政。
與此同時,年輕人在「時間暴政」影響下的技術發展中,越發依賴於技術平台和遠程服務,芝麻信用量化的信任度讓我們更信賴網絡對面的「陌生人」,而不是附近的「陌生人」。你的鄰居、樓下的保潔、小區的保安、早餐店的老闆、快遞員、外賣員,往往只是點頭之交甚至沒有交談。雖說我們的生活與之密切相關,但是我們似乎更關心近在咫尺的自己和遠在天邊的「陌生人」。 「附近」漸漸的消失了。
失去的生活#
我想很多年輕人都有過這樣的感覺吧,我們所關心的東西是兩極分化的:1. 關注自我,自己要考哪個大學,大學和專業排名多少要了解的清清楚楚;參加工作,某某大廠、某某國企的福利待遇要清清楚楚。2. 關注遠方,社交媒體的熱搜新聞即使隔著十萬八千里,依舊能夠「撥動我們的心弦」。但是我們周圍、我們附近,我們是不甚關切的。我們對生活的理解、對世界的理解越來越通過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者「網絡」轉述,而非自己對周遭的感知。恰恰「附近」構建了我們的基本生活,小區的保潔和保安共築生活的衛生和安全,隔壁的鄰居或許是我們突發狀況時唯一的求助對象,快遞員、外賣員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早餐店的老闆讓我們可以多賴床幾分鐘。但是在「時間暴政」的影響下,我們只關注效率,只關注在截止時間前達到我們的目的。這些人就像遊戲裡的 NPC,他們的存在被程序化,越快越好。 他們滿足了我們生存的需要,但是我們丟掉了對生活的感知。生活意味著我們是有意識、相對自主性的活著,我們有選擇、有喘息。
但是觀察周圍和互聯網,會發現很多年輕人只是在活著或者假裝的生活,而且很累很累。上述提到的兩極分化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缺乏附近的生活,所以通過遠方的信息來感知世界。但遠方的信息我們無法輕易通過自身感受判斷真假,卻能輕易影響我們的情緒。就像地圖迷霧,只有自己和遠方是清晰的,不過這個 「清晰」 也是打上引號的。就像下面這張圖,對周遭生活感的缺失,就會被恐懼和焦慮所影響。
請回答 1988#
特別感謝好友推薦的 《請回答 1988》 ,首爾雙門洞的幾家人,幾個從小長大的小夥伴,不就是 「附近生活」的真實體現嗎?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沒有智能手機的時代,胡同裡的居民們過著簡單卻溫馨的生活。圍繞著小小的周圍,圍繞著周圍的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真切,生活是那麼的真實。聊聊我看完以後深有感觸的幾個點。
-
鄰里關係
- 日常的互幫互助:雙門洞的幾戶人家相處融洽,鄰里之間相互照顧,每次做熟了飯都要互相分享。當德善家需要修地板的時候,全家借住在正煥家,「豹子女士」熱情的招待他們。「鳳凰堂」住院時,鄰居都自發前往照顧、做飯。這體現了鄰里在生活上的緊密聯繫。
- 集體活動增強聯繫和歸屬:劇中出現過幾次鄰里會議,增強彼此的聯繫。如聖誕節快到的時候,幾位大人共同出謀劃策讓年幼的珍珠相信世界上有聖誕老人,不僅為珍珠帶來了快樂,也強化了社區成員之間的聯繫和歸屬感。
- 情感的相互慰藉:鄰居們在情感上也是彼此的依靠。大人們經常聚在一起聊天、打牌;德善媽媽體檢結果沒出來的時候,大家都在勸慰她不要過度擔心,兩位「阿姨」一直陪伴。讓大家感受到了鄰里的溫暖。
-
共同的成長記憶
- 近鄰皆是青梅竹馬:劇中五個家庭的孩子德善、善宇、東龍、正煥、阿澤都是同齡,是一起從小長大的青梅竹馬。每天一起上學、玩耍、看電視、追星,度過了美好的青春時光,形成了深厚的友誼。
- 附近的場所:胡同附近的小巷子、阿澤的房間都是這些小夥伴經常聚集的地方,這些地方留下了共同的記憶。附近的空間成了他們青春回憶的重要載體。
《請回答 1988》細膩的情感描寫和日常生活的再現,展示了生活的美好和煙火氣,感受到了鄰里之間、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和社區生活的溫暖。原來除去家庭,我們還能夠在自己的「附近」 找到生活,能夠感知世界。想想自己,想想漂在外的眾多年輕人,除去家庭,自己和周圍人的聯繫似乎很少很少……
最初 500 米#
提到「消失的附近」以後,人類學家項飆提出了「最初 500 米」的概念。這一概念是針對電商發展的「最後 500 米」提出的,從一個物流中樞出發,向下延伸到每一戶、每一個人。 「最初 500 米」倒了過來,從自己、從個體出發,看看身邊的 500 米,看看自己的附近。希望我們開始注意自己身邊的這些人物,電梯裡的鄰居、小區的保安、每天買包子的早餐店老闆,形形色色的人是如何構建我們的生活的。就像文章第一張圖提到的,現在的城市功能性過剩,生態性不足。在鋼鐵混凝土林立的城市裡,建築、工具似乎都是為了某種功能、某種目的而建立。生態性則沒有那麼強的目的性,比如森林裡的動植物,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相生相克,形成一個穩定的系統。得益於「最後 500 米」的建設,我們即使宅在家也能很好的「生存」,孤立於周圍的人,也會帶來不便。此時出現這樣的現象:線下的溝通轉移到了線上,微信列表裡可能躺著眾多未曾謀面的網友,但是又倍感孤獨。但是只有在網上,很多年輕人才敢真實的表達。
如何面對這種割裂感,剝開附近的迷霧,找回生活的感知?
開始少點一次外賣,少進行一次網購,開始注意身邊的事物,開始跟人說話。最開始的緊張是必然的,慢慢鍛煉,對我們重新把控生活是很好的鍛煉。
從出門上班開始,嘗試跟電梯裡遇到的鄰居、小區的保安打個招呼,跟早餐店的老闆說句謝謝。忽然想起自己上周電梯裡碰到小女孩抱著一隻小奶貓,此情此景怎能忍住不打個招呼,借機撸撸小貓呢。
要是社恐,哈哈可以嘗試跟小貓小狗說:你好可愛…… 也可試著去關注「附近的陌生人」,去觀察、去畫、去拍、去寫,甚至可以去猜。每天路過猜一猜他(她)(它)的心情如何。
我自己這方面貌似做的很可以,作為一個 E 人,與人交流是充能的方式。每天路過的米粉店有只三花,每次碰到我都要夸夸它好漂亮。碰到狗狗,也要和主人夸一下好可愛。打完車也和師傅說聲謝謝。碰到積極的回應以後,真的好開心。通過溝通與附近的人建立聯繫,生活的主動權似乎重新回到自己的手中。
儘量少從網絡、少從遙遠的新聞中感覺生活,不要給生活貼標籤,有意識地抵抗無力感。
想起一個問題,以前沒有手機電腦,人們是如何乏味的一天?觀察自己的父母和其他長輩,他們似乎和「附近」的一切都有很好的溝通,和父母出門,他們總能和路邊的人打招呼,而我卻一個也不認識。他們是有生活的,所以「乏味」和無聊也就無從談起。
最後#
以上是對「消失的附近」以及「重建附近」一點點看法與思考。
去撥開「附近」的迷霧吧。
參考資料#
[1] 這 “破” 北京有什麼可逛的?_哔哩哔哩_bilibili
[3] 項飆,康嵐. “重建附近”:年輕人如何從現實中獲得力量?—— 人類學家項飆訪談(上)[J]. 當代青年研究,2023 (5): 1-9, 21.
[4] 請回答 1988 응답하라 1988 [Z/OL]. [2024-09-16].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302614/.
[5] 項飆:從虛擬世界到真實社交,我們如何重建附近?[EB/OL]. [2024-09-08].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18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