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急性子

有些急性子

有些急性子
jike

就一個字——折騰:本地運行大模型—qwen2.5-coder:1.5b

就一個字 —— 折騰#

  突然想看看我這七八年的老筆記本和搭配的 GTX1050 2G 版還能不能吃到 AI 大模型的紅利。

  折騰個本地開源大模型試試水,看看這老夥計還能發揮多少餘熱。

  怎麼方便快捷的折騰呢?Ollama 是很好的選擇,它一個開源的大型語言模型服務工具,支持 Windows、macOS、Linux ,支持多種主流開源大模型,更重要的是可以一鍵部署大模型,是真省事啊。

下載和安裝 ollama#

  ollama 的官網如下:Ollama

  安裝自己電腦系統對應的版本即可。

image

選擇適合自己的本地大模型#

  在 ollama 的首頁點擊 models 即可,具體的模型選擇根據自己本地硬件的性能和模型的優勢來選取。

image

  鑒於 1050 和孱弱的 2G 顯存,我只能選擇一個 1.b 的模型來「耍一耍」。找到對應的模型,複製模型對應的命令到 win 的命令提示符「cmd」界面即可。例如我選擇的是 ollama run qwen2.5-coder:1.5b​,之後就會自動安裝和運行對應的大模型,當出現 send a message (/? for help) ​時,表明大模型已經安裝完畢,可以開始使用啦。

image

image

  啟動之後看一下顯卡的使用情況

  2G 顯存佔用 1.2G,說明應對 1.5b 的「大模型」,1050 還是可以一戰的。
image

測試一下 qwen 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 「不嚴謹」 測試

  1. 首先第一個問題自然是自我介紹

    1.image

    2. > 我是一個由阿里雲開發的人工智能助手,旨在幫助用戶解答問題、提供信息、協助完成各種任務。我的設計目的是通過自然語言處理 > 技術,理解用戶的意圖和需求,並根據這些信息提供個性化的響應。我具備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能夠與用戶進行對話,並根據上下文進行推理和決策。此外,我還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以確保回答的問題準確可靠。

    1. 回答速度還是很快的,第一題的回答中規中矩。接下來看看別的問題。
  2. 測試一些簡單的數學題

    1.image

    2. 哈哈,比較大小的時候沒有出錯,還是可以的。

  3. 測試一下語文水平

    1. image
    2. 額,這個回答就不怎麼滿意了。竟然背不下來《蜀道難》,雖然我也背不下來。
  4. 找一些網上的題目試試。

    1. 騎著電動車回家,在無人的巷子裡飆車。突然對面衝出一個大叔,也騎的飛快。眼看就要撞起了。大叔吼道:"你左!我右!" 這個笑話的笑點在哪裡?
      image

    2. 甲:保護我方大爺!乙:為什麼只保護方大爺?韓大爺就不需要保護了嗎?

      請問這個笑話的笑點是什麼?
      image

    3. 下列選項中,找出與眾不同的一個:
      1. 鋁 2. 錫 3. 鋼 4. 鐵 5. 銅
      image

    4. 一公斤的棉花和一公斤的鐵,哪一個更重?

      image

    5. 從 1 加到 101 的總和是多少?

      image

    6. 測完這幾道題感覺天塌了,果然「小」模型,回答的也不尽如人意啊。且隨著問題的增加,生成響應的速度也從二十多 tokens/s 降低到了二十以下。

  5. 再來測一測翻譯能力

    1.image

    2.​image

  6. 再試試編程能力

    1. 題目:寫一個 python 程序,打印每個二叉樹的每一個樹節點的值
    2. class TreeNode:
          def __init__(self, value=0, left=None, right=None):
              self.value = value
              self.left = left
              self.right = right
      
      def print_tree_nodes(node):
          if node is None:
              return
      
          # Print the current node's value
          print(node.value)
      
          # Recursively print the left subtree
          print_tree_nodes(node.left)
      
          # Recursively print the right subtree
          print_tree_nodes(node.right)
      
      # Example usage
      root = TreeNode(1)
      root.left = TreeNode(2)
      root.right = TreeNode(3)
      root.left.left = TreeNode(4)
      root.left.right = TreeNode(5)
      
      print("In-order traversal of the tree:")
      print_tree_nodes(root)
      

    3.​image

    1. 我試試它的代碼能不能跑,嘿嘿還是可以跑起來的。

      1.image

最後#

  1050 跑大模型就是一個字 ——「玩」,玩樂屬性遠大於其實用性。

  想要更好的體驗、更準確的回答,還是得用更好的設備、更大的模型。

  接下來有空用 mac 的 m4 試試本地大模型,看看效果如何。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